第四种权力 内容 第四种权力 第一部分 第四种权力 31(1)由牛bb文章网搜集整理于网络。
《第四种权力》31(1)
当时媒体就号召每个德国民众都向灾区捐款,每人捐5个马克。而与此同时,德国的统计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统计人口数量,好为即将发动的战争调查有多少可用的兵员。不到一周的时间,雪花一样的汇款单到达了接受捐款的部门,在最终统计了捐款数额之后,工作人员吃惊地发现,用捐款总额除以5马克,得到的正好是统计部门刚刚统计完的全国人数。你说,这是不是媒体的作用呢?”
江天养像听故事一样认真地听着。
“后来希特勒用媒体鼓动得全德国人热血沸腾,最后把战火烧遍了半个地球。
这也就让人们看到了,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好了,媒体可以让一个国家的民众一心向善;运用不好,也可以让一个哪怕是天使般的人变成恶魔。”周浩然见江天养听得点头,抽了一口烟又接着往下讲,“当然,现在我们的媒体在报道一些新闻事件的同时,还有着另外一个职责,就是进行舆论监督。通过媒体的独立调查,既不偏袒任何一方的当事人,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一个事件。而你在《中国法制观察周报》所做的事情,就是这样的工作。”
最后,周浩然弹了弹烟灰,总结似的说:“做这样的工作其实和你当律师是一样的。当律师,你需要去调查一件案件,就要一边最大限度地接近案件真相,一边注意搜集证据,最终,把你了解到的案件事实和证据全部交到法庭,让法院来作出正确的判决。做一个记者,你在调查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也是要去最大限度地了解真相,同时还要把每一个细节都要留有证据,最终把一篇新闻报道展示在公众面前。二者虽职业不同,但是方式方法却一样。我很欣慰地看到,由于是学习法律出身,所以你得以迅速地由一名普通记者发展成为可以独立思考、独立调查的深度报道记者,而我需要做的就是给你提供足够的空间,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的同时,让你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你的才干。”
江天养充满感激地点着头,此刻他突然有一种感觉,就是跟着周浩然这样的总编辑干事业,可能是他此生最幸运的一件事情了。
“尽管你是抱着投机思想到我的报社来的,但是这九年的时间里,你却真正地做到了你当初的那句承诺——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那个全国新闻奖就是对你工作最大的肯定。说实在的,我还真是舍不得放你走。”周浩然颇有些失落地说,“矿难、黑狱、赌博的稿子我就不说了,单说你小子到现在为止收到了多少封恐吓信、接到了多少个恐吓电话和信息,被人跟踪过多少次,这些就足以说明我当初没看错人。”
江天养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周浩然也有些动情,但是他很快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打着哈哈:“嗨?马老恋主、人老多情啊!”随即,他拿过江天养的辞职报告,看都没看一眼,就挥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签完字后,周浩然略加思索又说:“晚上,我请你吃饭。
你知道,在这个报社里,我还没单独请过谁吃饭呢。”
江天养颇有些受宠若惊,刚要推脱,放在桌子上的手机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
江天养一边抱歉地向周浩然示意,一边拿起电话匆忙走出房门。那个来电的号码他太熟悉了,因为等这个电话,他已经等了半年之久。
“怎么样?进舱了没有?”江天养来到走廊尽头的长椅边,匆忙接起了电话。
“江兄弟,倩倩进不了舱了,她……她……”电话那边,是一个中年男子哭泣的声音。
“别哭,别着急,怎么了?慢慢说。”江天养心里一颤。
“倩倩瘫痪了!”电话那边稳定了一下情绪,“医生说,倩倩这次的瘫痪将直接影响到她能否进入无菌舱,并且……她所有的造血骨髓都被破坏了,就是进舱接受移植也没用了,现在只能是维持了。”
江天养放下电话呆呆地站在窗边,脑海里浮现出一张天真无邪的笑脸……
二那还是一年多以前,江天养奉命到江南某省一个小镇暗访当地厂矿企业污水排放超标的事情。那段时间,他以一个打工者的身份,落脚到小镇上一个叫苗伟松的中年男子开的小旅馆里,住的是10元一天的小隔间,每天早出晚归,名为找工作,实为找线索,暗访调查。
苗伟松夫妇觉得这个小伙子挺不容易的,背井离乡出来打工,因此对他颇为照顾。晚上,江天养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旅馆时,他们总为他留着饭菜,苗伟松的妻子卢婕还烧好热水,提到房间叫他烫脚,这让白天处于高度紧张与劳累的江天养很感动。有时候江天养回来得早,他们就干脆叫上他一起吃饭,完事后苗伟松还和江天养杀两局象棋什么的。这一家人对江天养的关怀甚至让他觉得,如果不是身负着秘密的任务,他还真想干脆就留在那里找事情做打工仔算了。
经过周密的访问和调查后,江天养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证据,还根据当地线人的帮助,直接录下了那些企业表面上敷衍环保局,贿赂减污小组,继续放纵污水排放的视频。
但是,他在那一次调查中也露出了马脚,那些个小工厂的老板平时和当地的黑恶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准备在江天养下班的路上伏击他。
那天,机警的江天养见势头不对,一溜烟跑了。他凭着自己大学时校足球队前卫的体质和速度一口气跑了三公里,这才甩开了持着砍刀、土枪扬言要收他命的追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