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权力 第四种权力 第一部分 第四种权力 8(1)
《第四种权力》8(1)
关于矿难的稿子并没有像刘东海预测的那样得到新闻奖,甚至连江天养所在的《中国法制观察周报》内部的当日新闻奖都没有得到,这是在过完年正月初十的第一次全体编辑记者大会上周浩然宣布的。
为了提升所有编辑记者的主观能动性,报社专门设立了当日新闻奖。国内新闻部、国际新闻部、法制新闻部等各部门每天都可以在当天本部门报道的新闻中挑选出一篇或两篇的报道,提交到每周末由总编辑主持的评报会上,然后由总编辑亲自确定哪一篇稿子可以获得当日的新闻奖。
关于江天养的稿子为什么没有获奖,总编辑周浩然给出了这样的说法:“这个稿子不错,真的不错。采访扎实,证据充足,题材也有足够的吸引力,按理说我应该给奖。但是为什么不给,原因就一个——江天养出差前请示了吗?选题汇报过吗?风险评估过吗?好在人平安回来了,可万一真出了事情,或者说就把他那一百多斤扔在小煤窑里了,在座的诸位谁知道呢?江天养的家人找我要人,我跟谁去要呢?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团队,个人英雄主义的灵魂在报社里是无处附体的……”
说到这里,周浩然用目光巡视着在座的每一位编辑和记者,但是他却刻意回避了江天养的目光。
事实上,江天养此刻并没有看他,而是正低头在自己手机上敲打。就在周浩然唾沫星子到处飞的时候,江天养的手机震动了一下,那是报社的热线平台发送过来的一条线索信息:有读者打来电话,称其弟弟在看守所中被打死。分管副总指示你去调查。读者电话:130XXX……
《中国法制观察周报》是一家国家级的媒体,每天都会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个线索电话。按照流程,这些电话在接线员接听的同时,就要迅速录入线索库中,随后负责线索分类的热线部编辑就会把线索逐一分类。外地的线索一般都会按照地域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等区域,随后这些线索就会进入到分管副总编的操作平台上,等候分管副总编区分哪些线索是可以派出记者采访的,哪些线索是不具备新闻价值的。
当确定某一条新闻线索足够重大,需要派出记者采访之后,负责线索分配的副总编就会把这条线索重新发送到热线系统中,随后再把需要派出记者的指令一并发送过去。热线系统的工作人员在接收到这个指令后,就会把相应的内容全部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到记者的手机上。
“综上所述,这个稿子是个好稿子,但是我不能给奖!”周浩然讲完话后,向着江天养点了点头,“你有意见吗?”
江天养笑呵呵地看着周浩然,摇了摇头……
一江天养有个习惯,那就是如果出差的地方能开车去,他一定是选择自己开车。
之所以这样,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可以不受火车、客车和飞机的时间限制,想早上走就早上走,想午夜回就午夜回,随意性强且不容易被跟踪。
说到随意,江天养的性格中就有很大的随意性成分在里面。他曾经在午夜时分突然从**爬起来穿衣下楼,为了能看到水天一线的日出而驾车跑出几百公里,到北戴河去迎接朝阳;也曾经在麦收的时节开车跑到东北一片不知名的麦田,躺在麦垛上静静地看着高天流云,倾听着耳边呼呼的风声。
至于不易被跟踪,这可是完全取决于江天养的职业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