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项目申报??(8)
第十七章项目申报(8)孙江泉真的没有想到,周传林如此爽快地答应了自己小小的建议。孙江泉自己也知道,这种做法领导往往都是最忌讳的,事先告诉别人自己的选择,如果别人参照你的意见还好,但如果别人不理会你的话,那可就是要名誉扫地了。但今天周传林的回答却是如此坚定,连一点点的迟疑成分都没有,至于为什么?孙江泉心想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因为大老板葛云峰董事长到北京学习去了,现在集团公司的工作是由周传林主持,估计他是想试试自己是否具有号召力吧。
从周传林的办公室里出来,孙江泉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就立即打了林凌的电话,说:“林凌啊,在忙什么呢?”林凌说:“报告部长,在看中东大剧院项目申报的相关材料,这个工程项目的申报项目资料就要交上去了,现在就是过过目,我得抓紧时间干事啊。”孙江泉笑着说:“火烧眉毛了还真沉得住气呀,不错。”林凌就听出来了,说:“什么火烧眉头,出什么事了?”
孙江泉说:“文件你不会没看见吧,机构改革,中东公司和中东海昌公司合并的事。”林凌大笑,说:“我还真的才看见没几天,办公室那几个马大哈差一点都给揉到废纸篓去了。这些大事是你们这些集团公司常委和班子领导所要考虑的,我才不去考虑呢,考虑也是白考虑。”
孙江泉不禁也佩服起来,心想看来这林凌还真是练得心静如水,宠辱不惊了,在事关自己的前途命运上面,能够做到静如止水,还真少见。想着,就说:“两个公司合并,领导也会改变的,你真的没有想法?”林凌那头只是笑,好久才说:“我想也是白想,知道干不过海昌的余治国总经理,所以我才抓紧把能办的事给办了,别到时没权了,想办也办不了。”
孙江泉大笑,表扬说:“心态不错。告诉你吧,今天在集团公司常委会上我可是正式向集团公司常委会推荐了你,你可得给我争点气啊。”
林凌那头停顿了一会儿,显得激动起来,说:“谢谢您了部长,也只有你是向着我啊。林凌在这里表个态吧,不管成与不成,我都感激不尽,并努力做好分内的工作,不辜负您的期望。”
这样一来,就让孙江泉白白捡的了一个便宜,本来就不是他提议的,现在却得以顺利地卖掉了一个顺手人情,心情格外地好,勉励林凌道:“好好干吧,林凌同志,前途无量啊。”
半个月后,中东公司和中东海昌公司正式合并成立新的中东发展公司,原中东公司董事长林凌任新合并后的中东发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组织谈话派的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叶东林部长和组织干部部部长邓志和。
谈话结束时,叶东林就新班子的构成征求了林凌的意见,特别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余治国的去留。林凌表现出特别的谦虚和宽容,说:“余总经理是中东海昌公司的元老,有丰富的经验,我还是希望他能够留在新的中东发展公司里工作的。毕竟他在中东海昌公司里威信很高,以后我还要倚重他的威信呢。当然威信高的有利也有弊,这就是容易形成山头主义,我毕竟还年轻资历浅,两个公司合并后,是需要一段时间来磨合的。我现在担心的,就是磨合不好啊。”
林凌此刻说得很委婉,但人力资源部里的人都是人精,也就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了。叶东林部长说:“林董事长,老余的事,我们回去再研究吧,两个公司合并,重点是团结,我们会从有利于你开展工作的角度出发去做的。别外,对于新的公司班子的构成,你还有什么意见?”林凌说:“班子的构成,当然是要两边结合,我的意见,新局的班子组成,中东海昌公司原班子可以多占一些,中东公司原班子可以省占几个名额,以利于团结。只是,因为我对中东海昌公司那边的领导不是很熟悉,总会有一个使用顺不顺手的问题,因此还是要提一个要求,就是在排名上,把胡柳成同志放在靠前一点,任常务副总经理。其他就没有了。”
余治国却没有留下来,调到对集团公司去挂了一个副总经济师去了。林凌是党委书记和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在新公司的人事安排上,则是两个公司原班子搭配,中东发展公司班子架子就搭成了。除林凌外,党委成员、常务副总经理胡柳成分管常务、办公室、纪检监察、租赁公司;党委成员、副总经理常向前(原中东海昌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房地产分公司、电脑网络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物业公司、中东装饰建材市场等;党委成员、副总经理温家发(原中东海昌公司副总经理)分管文化电影公司、洛江铁路区域项目部、大川高速项目部、贝江新线项目部、贝河新线项目部等;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蒋春红,分管皮鞋厂、汽车修理厂、实验室、离退休工作处;总会计师何志红分管财务;总工程师卢永春分管工程技术等。中东公司原副总经理郭凤连不再任副总经理。
至此,中东集团公司机构改革中的中东发展公司合并顺利完成了。
中东发展公司成立不久,中东大剧院工程项目申报组碰了头,中东集团公司企划部副部长王水清通报了项目申报的情况。说难度很大,中南省发改委那头卡着,估计难以通过。林凌头就有些大起来了,江汉市友谊路电影院里的规划已经差不多了,职工搬迁的思想工作也做的差不离了,但这个时候项目却卡了壳,确实有些棘手。
碰头会过后,王水清、林凌等人又向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骆国华汇报一次。这次,王水清就不怎么客气了,说:“按说作为省会城市,我们报项目应该是不难的,可是近几年来我们集团公司往中南省那边报项目却很难,差不多报一个卡一个,甚至还不如其他地区和其他集团了。究期原因,还是一个关系没有理顺的问题。在这里我不是说领导的坏话,我们谢荣辉部长这些年来对我集团的项目申报做了大量工作,也做出了很多成绩,但有时性子还是急了。前年为集团公司职工医院的项目,把省改革发展委投资处和社会发展处的两个处长都得罪了。现在报项目都不敢去,让我们这些副职上,力度又不够。这也是我集团公司这些年来项目少的原因之一。”
骆国华不说话,只是一副沉思的样子。林凌不觉的有些吃惊,一个副职在领导面前这样说自己的正职,还是不常见的。如果不是王水清有凯觎之心,就是这个确有正义感。不过,中东集团公司企划部部长谢荣辉脾气暴躁,特别是喝了酒后不太控制得住自己倒是确有其事的,据说也得罪过不少领导。只是,人家谢荣辉的舅舅钟启建是中东股份公司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谁也奈何他不得罢了。
骆国华深思了好久,才缓缓地说道:“报项目是门大学问,钻研不透啊。我虽然是个集团副总经理,对项目申报这一门也是瞎子摸象-满眼黑的。这样吧,工作你们企划部还是要尽力去做,林董事长啊,你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中南省发改委的同志多联系,促一下。我抽时间给克喜副总经理和周传林书记汇报。总之一句话,这个项目是我集团公司今年到明年的重点项目,要争取拿到手。”
从骆国华那儿出来,林凌就觉得很是郁闷,经过一年多的中东公司董事长任职,他对这种铁路施工企业运营模式有有了一定了解,而且整个工程施工这一块的情况还是清楚的,中东发展公司要想江汉市占据一定经济市场,那就是必须要把这个中东发展公司唯一的文化产业搞上去,中东大剧院建成后,公司也就有了一块实业的基础,只要管理工作跟上了,在经营方面多动脑子,这样肯定就会产生经济效益最大化。中东公司和中东海昌公司合并后,海昌公司那边虽然有一定的效益,但原中东公司文化这块的项目申报问题还没有解决。中东大剧院如果建成,不仅仅能产生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集团某公司文化的各种优势也有了载体,整个集团公司的文化市场也就能够盘活了。
当初覃克喜和骆国华他们都说项目不会有问题,不料项目申报却在最关键的时候没有了进展,这是林凌所不能接受的。林凌甚至都产生出一种甩开集团公司企划部,自己出去跑项目的想法了,尽管这个想法不现实。无论什么项目,因为集团公司有规定凡是有发展项目都必须经过集团公司企划部去申报,这是雷也打不动的。但林凌还是想试一试,至少,找到省计划发展改革委员会的领导,把关系接上来。
林凌回到中东发展公司里,主持召开了两个公司合并之后第一次全体班子成员会议,提出要发动全公司全体干部职工挖关系。合并后的中东发展公司有上千名干部职工,就不信没人与省发改委的领导有亲戚关系。林凌说,公司里任何一个干部职工,只要有亲戚在省发改委工作都可以提供线索。牵上线后,公司里给予奖励。
散会后,大家都走了,几个副总经理却留下来,互相聊着天。常向前感慨地说:“林董事长,我在中东海昌公司那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会,真是感慨太大了。”温家发也在说道:“发动群众征集线索,都有点像电影电视里公安局里开破案会了。”林凌听他们这么一说,就觉得很好笑,说:“常副总有什么感慨啊?”常向前笑着说:“我们原来在中东海昌公司,说实话也就是混日子,没有什么紧迫感的。这个会让我震动很大,董事长您的事业心真叫人敬佩。”林凌说:“常副总是过誉了,我也是急啊,中东大剧院的项目,事关我们的中东发展公司甚至是集团公司唯一的一块文化产业建设的成败,是集团公司确定的重点项目,我不能不急啊。”
胡柳成说:“诸位不知道,我们林董事长完全就是一个事业型领导,说他是一个工作狂还真的不为过。我比他年轻,可跟着他干,都有些吃力呢,不仅是体力上,观念上也跟不上。”
林凌就笑,说道:“柳成,向前和家发他们才过来,说点客气话也就罢了,你也来灌我一肚子米汤做什么?现在,我们进了一家门,都是一家人了,以后大家就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工作做好,那就比灌我再多的米汤都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