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最终的布置

让我们回到开战前那些忙碌的日子,兰黎明总是在拿着厚厚的资料的机要秘书陪同下进出叶奋韬的办公室。“若”《ruo》“看”《kan》“小”《.com》“说”“网”{@新@笔@下@文@学.}

第一飞行集群指挥官-伍思想中将,负责远东方向的作战。

第二飞行集群指挥官-詹姆斯-科尔中将,负责西伯利亚方向的作战。

第三飞行集群指挥官-道格拉斯-沃德中将,负责中亚方向的作战。

第四飞行集群指挥官-梁凯中将,战略预备队,驻扎唐山,北平,天津的三角区。

第五飞行集群指挥官-赵云天少将,负责所有空军附属部队。

盛建武上将负责远东方向,下辖部队如下。

1,佳木斯的第4,5,6装甲旅,指挥官强勇中将。

2,牡丹江的第7,8,9装甲旅,指挥官齐文强中将。

预备队是第17,18装甲旅.

孙志武上将负责西伯利亚方向,下辖部队如下。

1,满洲里的第1,2,3装甲旅,指挥官钱文中将。

2,二连浩特的第10,11,12装甲旅,指挥官张救国中将。

预备队是第13,14,,15,16装甲旅。

盛建文上将负责中亚方向,下辖部队如下。

1,塔城的第22,23,24装甲旅,指挥官张勇中将。

2,伊犁的第25,26,27装甲旅,指挥官雷鸣中将。

预备队驻扎奎屯是第20,21装甲旅。

王胜强驻扎兰州,直辖第19装甲旅。

控制区划分要以实际情况,有的地方要放弃,具体如下。

以地图标示的秦皇岛-围场县-多伦县-康保县-张北县-张家口市-涞源县-石家庄市-深州县-沧州-黄骅县以内地区。

保定-第28装甲旅。

沧州-第29装甲旅。

天津-第31装甲旅。

秦皇岛-第30装甲旅。

张家口-第33装甲旅。

承德-第32装甲旅。

以上部队的独立编制单位可以随时抽调,补充前线部队。

“您先把这个命令签了,然后就是说说我们保障线的问题。”

1,核心通道-张家口-绥化-包头-二连浩特。

2,核心通道-承德-满洲里。

都在我们的控制区。

3,核心通道-石家庄-太原-吕梁-中卫-兰州。

4,核心通道-兰州-武威-张掖-嘉峪关-哈密-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

不在我们控制区,不过已经和各地方势力协调好。

5,核心通道-奎屯-塔城-伊犁。

部队都是晚上八点至早晨六点行军,既可以隐蔽又可以训练远途奔袭能力。

宿营地点事先已经安排好,警戒部队由突击大队负责,范围五公里,孙二虎布置狙击手,在到达目的地前无线电静默,人员不得出警戒线。

“下面规定有点残忍,中途遇到的人格杀勿论。”

“这不太好。我来办吧,我让范登堡说明,我们部队经过的路线阎长官,西北三马让我们的人戒严公路500米之内,1公里外由他们的部队负责,反正是夜里,突击队会做好这一切的。”

“下面说说我们自己工厂食品类物资准备的情况。”

1,方便面,年产八千吨的厂子十六家。

2,各类罐头,年产五千吨的十五家。

3,巧克力,年产两千吨的五家。

4,白酒,年产一万吨的两家。

5,饼干类,年产六千吨的二十家。

6,卷烟,年产两万吨烟叶处理能力的三家。

7,葡萄酒,年产三千吨的五家。

8,糖果,年产两千吨的三家。

9,瓶装水,年产一万吨的五家,都是天然矿泉。

10,以小麦为主的杂粮压缩食品,年产一万吨的两家。

11,综合保障包生产厂家两家,所谓综合保障包就是盒里有小包的盐,奶粉,茶叶,火柴,白砂糖等。

“这些都是为作战部队准备的,私人制造厂就更多了,这样一来,可以满足一百万作战部队的一年之需。”

“有没有热食?”

“每个营都有野战厨房系统是美国的战争剩余物资,平时驻扎的时候就能吃上了。”

叶奋韬签好了文件递给兰黎明,“最后一个问题,大连,旅顺怎么办?”

“炸了港口彻底瘫痪它,然后封锁港口再看情况,苏军没地方逃,轰炸机和攻击机就可以了,尤其是攻击机在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四枚50公斤的炸弹足够了,剩下的用机关炮解决。”

“你的意思是不打攻坚战,诱使苏军投降?”

“这两个地方的中国人多,打仗打急了,死的人太多。”

“回去整理,发布命令,我也开始工作了,一大堆的讲话要准备。对了,关于那个问题...莹妹已经要当恶人了,老二,关注一下。好了,今天好好吃一顿饭,以后一起吃饭的时间不会太多,剩下的时间大家努力吧,要干的事太多了。”

中华复兴联盟核心区会议结束以后,以盛光勇为首的领导小组成立中华复兴工业总公司,所有人进入了疯狂的工作状态。

盟员捐赠的钱以每一百元一股的名义发给本人,这样的措施造成盟员更加热烈的捐赠浪潮。

私人的捐赠使公司资本膨胀,达到五十亿人民币,相当六亿五千万美元左右,可以这样说,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食品工业企业。

1,1500人奔赴河北以南,收购粮食,水果,禽肉。

2,1500人奔赴东北收购粮食,人参等补品原料。

3,成立了3500人的工业建设小组,订购机器和招聘人员。

罐头厂,饼干厂,瓶装水厂,榨油厂,方便面厂,压缩干粮厂,奶粉厂,巧克力厂.....

总之,会上说的所有能加工的食品品种都要建厂,一股看似正常的投资热在中华军控制区兴起。

不过这次,所有的原料都来自中华军控制以外地区,造成中国多地物价飞速上涨。

前来采购的中华复兴工业总公司的人在各地像蝗虫一样席卷而过,由于没有实行人民币结算,所以大洋都是整麻袋的花出去,当地经销商陷入有行无市的状态,纷纷关门歇业。

从1946年下半年开始,中华军控制区以外的老百姓自发兴起了大生产运动,间接地带动了中国整体原料生产水平的提高,这可都是原来没有想到的效果。

虽然快进入冬季,可是长江以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依旧热火朝天,所有的老百姓都明白,生产多少都是有人要的。

况且,付账的不是法币,都是白花花的现大洋,让人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很踏实。

各地的父母官看见中华复兴工业总公司的人都是笑脸相迎--财神到,欢迎,